不只在办公室写代码, 程序员的一天还可以是这样的!
人物#1
Wesley Bitomski
关键字:住在船上的系统架构师
作为程序员,我老被问到各种奇怪的问题。之前甚至有人问过我,你会不会和非程序员的妹子说话?你约过女生吃饭吗?
被问到这些问题时,我只想说,程序员也是人啊……
不过,我觉得我是个与众不同的程序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的生活方式超级酷:我住在一艘船上!
别人通勤,走的是陆路,而我是“开船”上班。
办公室门口正好有一条开放的公共水路,简直就是为我这种生活方式设计的。每天早上,我从自己的“船屋”出门,开上另一艘可折叠的帆船,直接开到办公室门口。
到了办公室,我会把折叠帆船收起来放到老大的办公桌边。因为只有老大那里才有足够的空间放我的船。庆幸的是,我们老大特别喜欢我这种不走寻常路的交通方式,他引以为傲。
给帆船的马达充上电后,打开电脑登陆上slack,这一天就算真正开始了。
今天貌似有两个时长均为2小时的会议。一个是讨论未来一个季度的工作计划,另一个会议是讨论本周的工作计划。实话说,有的时候我真的挺烦开会开这么久的。
管理层们好像发现了工程师们都不太爱开会这一事实。我能感觉到他们在尽量缩短会议时间。对于我来说,冗长的会议简直就是精神上的折磨,每次开完会都觉得精力被榨干。我想做的只是静静地写代码,能用代码干的事情,绝不用嘴干。
不过除了写代码,我大部分的工作时间还花在在与其他工程师沟通,以及大量阅读上。
每天下班后,我组装好折叠船和马达,丢进水里,沿着河道走走放松一下,顺带就近找地方解决晚饭,然后就是2小时的漫漫回家路。
对了……我的生活也不是只有工作….
最近认识了一个跟我比较聊得来的女同事。很多事情上我们都有一样的观点,也有共同话题(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每晚回到家,我登上slack(一个聊天软件)以后,都先会有意无意地看她是不是在线。不过,我从来没有主动跟她说过话,更别提约她吃饭了。或许是缺乏勇气吧。在这方面我的确没有写代码在行。
不过,这对一个直男来说很正常,对吧?
人物#2
Maxim Andreev
关键字: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s)
我曾经是听起来高大上的金融本科生,做了金融5年以后才转入IT行业。为了转行,我也算拼了命了,每天研究编程的时间比研究金融的时间花的还要多。
我不想被全职工作“绑住”,于是成为了一名freelancer,接些活儿干。
这两天,我带着女票在巴厘岛浪,哦确切的说是冲浪。
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美国和加拿大的项目我几乎来者不拒。
在项目期间,我的日常比较单调:平均每天工作6–8小时,活儿多的时候每天工作12–14小时也有可能。每天收工时,我会花点功夫学习新的东西,学习的过程其实很令我享受,能让我忘记工作的烦扰。
我是个爱运动的人,gym每天必须走一发。同时,冲浪是我的最大爱好。(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后,我终于有更多的时间去“浪”啦!!!)全球飞一飞玩一玩,真的很自由。印度尼西亚是我今年去的第七个国家咯,我和女票计划下个月去趟香港看看。
当然了,自由职业者虽然自由,但是也有让人不爽的地方。比如,你在北美,却一不小心接了一个俄罗斯的项目,光是时差问题就够你受的。此外,有的客户催活儿很急,不得不连轴转才能完成项目。
我是那种一开始研究问题就停不下来的人,不搞明白绝不罢休,因为研究问题太久而黑白颠倒了也发生过。不过幸好我的女票很理解我的工作状态。
作为自由职业者,我身边常备的不是健胃消食片,而是:
- Angular2
(目前我已换到Vue.js咯) - Django + DRF
- PSQL
- Ubuntu
- Nginx
- Pycharm和Webstorm
- 13英寸MacBook Pro
至于python,sass,js,typescript,git,bash等是“基本品”我就不废话了。目前,我正在死磕ML,同时上一些网课充实自己。
人物#3
Edmund Elmer
关键字:阅读、学习、思考
我是一名正在创业中的程序员。
除了写代码外,我还有一部分工作是思考和阅读。这是为了跟上时代进步,为了与新技术同步。如果非要说个比重,那么大概30%的工作是“敲代码”,70%的时间用来阅读、学习和深度思考。
大多数时间,我都是坐在电脑前思考和学习的,不过思路卡住的时候,溜狗和散步是另外一种帮助我深度思考问题的方式。
此外,我也会特意安排一些时间来social和见投资人。每天都很充实。这种为了目标奋斗的感觉其实特别好。
人物#4
Roger Tan
关键字:永恒的三明治
我的工作日常其实挺有规律可循的,包括吃的东西,几乎都一样…… 给大家看看我的工作流水账:
- 工作日流水账一览:
7:30 am — 粗门上班。出门前确保今天的食物装进包里:三个三明治和两个西红柿。
8:30 am — 到达办公室。喝着办公室的免费咖啡,吃下我的第一个三明治,顺便查一下email和当天新闻。
9:00 am — 开始工作!昨晚在家写的code可能今天会用到。
noon — 拿出我的第二个三明治:午餐时间到。偶尔会用这个时间和同事讨论问题。(如果当天晚上我要去老妈那里蹭饭,我会把第三个三明治也吃掉)
1:00 pm — 饭后喝咖啡和小憩的时间,刷一会儿手机。
1:30 pm — 回归工作,每天的下午才是最忙的时候。
6:00 pm — 吃掉最后一个三明治。
6:30 pm — 三明治吃完了,最后发一波邮件,就下班。下班后,看心情,我通常干这四件事情的其中一件:
- 找老妈吃饭,月末的时候顺带给她些钱零花。
- 去pool泡着,自认为这是最解压的方式了。
- 去超市。(我自己搞了个Android应用程序帮我整理去超市的事项)
- 上课,目前正在学习Java / Android课程。
9:30 pm — 回家,做3个三明治,明天的食物就有了。
10:00 pm — 洗衣服。修bug。接着白天的代码继续写,反思白天的工作内容如何改进。研究新的代码。或者学习新的知识。如果犯懒,偶尔也会看看港剧。
1:00 am — 睡觉。
- 周末流水账一览:
9 am — 在家附近的星巴克读Quora(小编注:竟然没有吃三明治?!)。
10 am — 泳池泡一泡。
noon — 如果不去找老妈蹭饭,就自己在家做三明治吃。
1 pm — 做点儿家务。 (我自己又搞了个Android应用程序帮我整理做家务的事项)
2 pm — 写代码修bug。如果代码被我早早弄完了,我就会更新我的技术博客,写写教程啥的。写技术博客比写代码难多了,花的时间更长,但我享受其中。
6 pm — 自己在家做三明治吃。偶尔会选择出去吃饭或者看个电影。为了丰富生活,我还会读小说或者泡图书馆。我还有做手工的爱好……就是组装我的纸箱战机机器人模型。
2 am — 睡觉。
这么规律和无聊的生活,可能就是我没有女朋友的原因吧。朋友说我找不到女朋友就是因为我吃太多三明治了……话怎么能这么说呢,万一哪天我就碰见了一个爱吃三明治的妹子呢。
人物#1
Wesley Bitomski
关键字:住在船上的系统架构师
作为程序员,我老被问到各种奇怪的问题。之前甚至有人问过我,你会不会和非程序员的妹子说话?你约过女生吃饭吗?
被问到这些问题时,我只想说,程序员也是人啊……
不过,我觉得我是个与众不同的程序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的生活方式超级酷:我住在一艘船上!
别人通勤,走的是陆路,而我是“开船”上班。
办公室门口正好有一条开放的公共水路,简直就是为我这种生活方式设计的。每天早上,我从自己的“船屋”出门,开上另一艘可折叠的帆船,直接开到办公室门口。
到了办公室,我会把折叠帆船收起来放到老大的办公桌边。因为只有老大那里才有足够的空间放我的船。庆幸的是,我们老大特别喜欢我这种不走寻常路的交通方式,他引以为傲。
给帆船的马达充上电后,打开电脑登陆上slack,这一天就算真正开始了。
今天貌似有两个时长均为2小时的会议。一个是讨论未来一个季度的工作计划,另一个会议是讨论本周的工作计划。实话说,有的时候我真的挺烦开会开这么久的。
管理层们好像发现了工程师们都不太爱开会这一事实。我能感觉到他们在尽量缩短会议时间。对于我来说,冗长的会议简直就是精神上的折磨,每次开完会都觉得精力被榨干。我想做的只是静静地写代码,能用代码干的事情,绝不用嘴干。
不过除了写代码,我大部分的工作时间还花在在与其他工程师沟通,以及大量阅读上。
每天下班后,我组装好折叠船和马达,丢进水里,沿着河道走走放松一下,顺带就近找地方解决晚饭,然后就是2小时的漫漫回家路。
对了……我的生活也不是只有工作….
最近认识了一个跟我比较聊得来的女同事。很多事情上我们都有一样的观点,也有共同话题(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每晚回到家,我登上slack(一个聊天软件)以后,都先会有意无意地看她是不是在线。不过,我从来没有主动跟她说过话,更别提约她吃饭了。或许是缺乏勇气吧。在这方面我的确没有写代码在行。
不过,这对一个直男来说很正常,对吧?
人物#2
Maxim Andreev
关键字: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s)
我曾经是听起来高大上的金融本科生,做了金融5年以后才转入IT行业。为了转行,我也算拼了命了,每天研究编程的时间比研究金融的时间花的还要多。
我不想被全职工作“绑住”,于是成为了一名freelancer,接些活儿干。
这两天,我带着女票在巴厘岛浪,哦确切的说是冲浪。
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美国和加拿大的项目我几乎来者不拒。
在项目期间,我的日常比较单调:平均每天工作6–8小时,活儿多的时候每天工作12–14小时也有可能。每天收工时,我会花点功夫学习新的东西,学习的过程其实很令我享受,能让我忘记工作的烦扰。
我是个爱运动的人,gym每天必须走一发。同时,冲浪是我的最大爱好。(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后,我终于有更多的时间去“浪”啦!!!)全球飞一飞玩一玩,真的很自由。印度尼西亚是我今年去的第七个国家咯,我和女票计划下个月去趟香港看看。
当然了,自由职业者虽然自由,但是也有让人不爽的地方。比如,你在北美,却一不小心接了一个俄罗斯的项目,光是时差问题就够你受的。此外,有的客户催活儿很急,不得不连轴转才能完成项目。
我是那种一开始研究问题就停不下来的人,不搞明白绝不罢休,因为研究问题太久而黑白颠倒了也发生过。不过幸好我的女票很理解我的工作状态。
作为自由职业者,我身边常备的不是健胃消食片,而是:
- Angular2
(目前我已换到Vue.js咯) - Django + DRF
- PSQL
- Ubuntu
- Nginx
- Pycharm和Webstorm
- 13英寸MacBook Pro
至于python,sass,js,typescript,git,bash等是“基本品”我就不废话了。目前,我正在死磕ML,同时上一些网课充实自己。
人物#3
Edmund Elmer
关键字:阅读、学习、思考
我是一名正在创业中的程序员。
除了写代码外,我还有一部分工作是思考和阅读。这是为了跟上时代进步,为了与新技术同步。如果非要说个比重,那么大概30%的工作是“敲代码”,70%的时间用来阅读、学习和深度思考。
大多数时间,我都是坐在电脑前思考和学习的,不过思路卡住的时候,溜狗和散步是另外一种帮助我深度思考问题的方式。
此外,我也会特意安排一些时间来social和见投资人。每天都很充实。这种为了目标奋斗的感觉其实特别好。
人物#4
Roger Tan
关键字:永恒的三明治
我的工作日常其实挺有规律可循的,包括吃的东西,几乎都一样…… 给大家看看我的工作流水账:
- 工作日流水账一览:
7:30 am — 粗门上班。出门前确保今天的食物装进包里:三个三明治和两个西红柿。
8:30 am — 到达办公室。喝着办公室的免费咖啡,吃下我的第一个三明治,顺便查一下email和当天新闻。
9:00 am — 开始工作!昨晚在家写的code可能今天会用到。
noon — 拿出我的第二个三明治:午餐时间到。偶尔会用这个时间和同事讨论问题。(如果当天晚上我要去老妈那里蹭饭,我会把第三个三明治也吃掉)
1:00 pm — 饭后喝咖啡和小憩的时间,刷一会儿手机。
1:30 pm — 回归工作,每天的下午才是最忙的时候。
6:00 pm — 吃掉最后一个三明治。
6:30 pm — 三明治吃完了,最后发一波邮件,就下班。下班后,看心情,我通常干这四件事情的其中一件:
- 找老妈吃饭,月末的时候顺带给她些钱零花。
- 去pool泡着,自认为这是最解压的方式了。
- 去超市。(我自己搞了个Android应用程序帮我整理去超市的事项)
- 上课,目前正在学习Java / Android课程。
9:30 pm — 回家,做3个三明治,明天的食物就有了。
10:00 pm — 洗衣服。修bug。接着白天的代码继续写,反思白天的工作内容如何改进。研究新的代码。或者学习新的知识。如果犯懒,偶尔也会看看港剧。
1:00 am — 睡觉。
- 周末流水账一览:
9 am — 在家附近的星巴克读Quora(小编注:竟然没有吃三明治?!)。
10 am — 泳池泡一泡。
noon — 如果不去找老妈蹭饭,就自己在家做三明治吃。
1 pm — 做点儿家务。 (我自己又搞了个Android应用程序帮我整理做家务的事项)
2 pm — 写代码修bug。如果代码被我早早弄完了,我就会更新我的技术博客,写写教程啥的。写技术博客比写代码难多了,花的时间更长,但我享受其中。
6 pm — 自己在家做三明治吃。偶尔会选择出去吃饭或者看个电影。为了丰富生活,我还会读小说或者泡图书馆。我还有做手工的爱好……就是组装我的纸箱战机机器人模型。
2 am — 睡觉。
这么规律和无聊的生活,可能就是我没有女朋友的原因吧。朋友说我找不到女朋友就是因为我吃太多三明治了……话怎么能这么说呢,万一哪天我就碰见了一个爱吃三明治的妹子呢。
更多科技求职资讯,请关注“来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