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rDash成功上市,3小时暴涨75%!又一华人创业公司登上舞台!

--

今天,由三位华裔创立的DoorDash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敲钟,并已经开始对外交易。

疫情下,特殊的“线上敲钟”

此前,DoorDash在公开招股书中,每股定价为102美元。而就在上市后仅3个小时,DoorDash的股价已经飙升了75%,达到每股182美元,一跃成为全美身价最高的外卖送餐公司!

  1. 草根华人7年创业,撑起美国外卖半边天

疫情之下,无数大小公司深受冲击,DoorDash却在期间逆势而上。根据其财报信息,DoorDash 2019年一整年的营收为8.85亿美元。到2020年第三季度结束,前9个月营收已经涨至19.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23.7%

而更令人惊叹的,则是DoorDash背后由三位年轻华人组成的创业团队 — — Tony Xu,Andy Fang以及Stanley Tang。三位创始人平均年龄仅30岁,一位80后,两位90后

如今随着DoorDash的上市,他们的身家都已经高达数十亿美元,实现了彻底的财务自由。

其中,担任CEO的Tony Xu(中文名为徐迅)正是公司创业的灵魂人物和中坚力量。1985年出生于南京的Tony在4岁时随父母赴美,父亲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做博士后。

然而,Tony一家来到美国后的生活并未有何跃升,甚至一度陷入困窘:原本在中国行医的母亲因为资质不被认可不得不去餐厅打工,Tony小时候便经常到母亲打工的餐馆做洗碗工。

We started DoorDash to help people like my Mom。这是Tony Xu在招股书中致投资人的公开信中的第一句话。他将自己父母在美国打拼的经历写在开篇,表达自己创办DoorDash的初衷正是为了帮助像他母亲一样的人。

也正是源于少年时期的草根经历,Tony Xu与小商户们有了更紧密的联系,更了解他们的痛点和需求。

2011年,在斯坦福大学攻读MBA的Tony遇到了他日后一起创业的伙伴Andy Fang, Stanley Tang。几个年轻人凑在一起,想到了为当地小商户提供外卖配送服务的点子。不过要知道的是,当时美国的外卖市场并非一片空白,Grubhub就是当时的最火热、最具创新力的外卖独角兽

Gurbhub2014年成功上市,当时估值20亿美元

作为美国外卖行业的“鼻祖”,Grubhub的原始概念是建立一个供消费者挑选餐厅订购食物的信息平台。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新概念,但Grubhub接入的餐厅都必须自行配送,导致一些不具备配送能力的中小商户被隔绝在外,供应严重受限。

而DoorDash的思路,正是要为那些没有外卖服务的餐厅提供送餐服务。有数据统计,美国约有85%的餐馆不送餐。所以在DoorDash的模式下,它能连接的餐厅数量要远超Grubhub

Tony Xu正是看到了Grubhub的局限之处,从而大胆出击、抢占份额。自2013年正式成立后,DoorDash就开始积极开垦空白市场。通常来说,大城市由于人口密集,餐厅和消费者的距离也相对较近,往往更利于外卖配送形成网络效应。

然而DoorDash却更重视城郊地区以及中低线城市。由于和餐厅距离较远,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其实更需要外卖服务,但是长期以来这部分需求并没有被完全满足,因此增长的潜力实际上更大。

(DoorDash招股书中也指出,疫情以来四线城市外卖销售额增长最快)

在美国外卖市场中,DoorDash、UberEats、Grubhub、Postmates四家公司目前鼎立争霸。而成立时间最晚的DoorDash却在7年时间内不断开疆拓土,一举拿下50%的市场份额,当之无愧是一匹黑马。

图片来自于DoorDash招股书,版权归其所有

2.不惧疫情冲击,华人企业频发力

媒体在争相报道DoorDash上市新闻时,常有这样的表述:这是继袁征(Eric Yuan)之后,华人创业者又一次站上美股IPO敲钟舞台

相比于Tony Xu抓住市场空白、乘风直上的非典型创始故事,袁征深耕领域十余年、完成资源和经验积累后开始自我打拼的经历,则是典型的创业故事。同时,袁征也更代表着一代留学生群体的异国奋斗梦想

虽然成功的路径不同,但共同的华人身份让大家不由自主地将二人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创业路上的“前辈”,袁征在2019年4月带领Zoom成功上市,让世人的目光由此开始聚焦到华人群体之上

经过这一高光时刻后,Zoom并未就此止步。在疫情期间,线上办公成为新常态,Zoom更是借此机会一路高歌猛进,快速增长。

根据Zoom9月发布的财报,Zoom第二季度总营收为6.6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1.46亿美元相比增长355%。财报一出,创始人袁征一夜之间身价增长66亿美元,这样的财富增长速度,已经赶上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和特斯拉CEO马斯克了。

除了Zoom和DoorDash外,疫情期间还有很多华人创立或主导的公司非但没有颓势,反而逆流前进,表现亮眼:

号称美国版“拼多多”的移动电商平台Wish在两天前提交了IPO招股书。自2010年成立以来,Wish已成为全球最大和增长最快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根据Sensor Towe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年中,Wish每年都是下载量最大的全球购物app。而Wish背后的创始人之一,就是来自广州的Danny Zhang(中文名为张晟)

Jiajun Zhu和Dave Ferguson于2016年创立的自动驾驶公司Nuro近期刚刚获得5亿美元的新融资,远远甩开同一赛道的其他竞争者,目前估值50亿美元。

和其他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不同的是,Nuro运送的是商品而非乘客。随着新资本的注入,Nuro也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运营范围。

可以说在今年疫情期间,华人的创业公司已经多维度占领了市场:工作会议有Zoom,吃饭外卖有DoorDash,小商品网购有Wish,娱乐消遣还有TikTok。

近年来,随着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华人越来越多,美国创业大军中也频繁涌现出现华人面孔。硅谷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独角兽公司,由华人创办,越来越多的企业,华人位居高位。

为了快速抢占市场、扩大团队力量,这些创业公司们常年都有职位空缺。而为了和大厂抢夺优质人才,这些公司们在薪资福利上也是毫不示弱,更不用提还有公司上市后一朝实现财富自由的可能。

对于同样想在美国打拼、占据一席之地的留学生来说,除了FANG大厂外,这些上升潜力巨大、前景光明的独角兽、准独角兽公司同样是好去处

不过话说回来,相比于大公司有雄厚实力和耐心将新人培养成熟练工,初创公司往往对求职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寄希望于他们进入公司后就能独当一面。

E/N/D

来Offer课程了解一下吧!

点此了解来Offer课程详情:

来Offer软件工程师旗舰核心课程

来Offer全栈开发项目实践课程

来Offer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强化课程

关注来Offer,关注北美一手留学求职咨询!

来Offer(www.laioffer.com)是硅谷最具实力的高科技在线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通过提供高水平的IT培训课程和就业指导,帮助学员进军硅谷一二线科技公司。自2013年以来,来Offer已将4000+名中国工程师送入Facebook, Google等硅谷一线公司。

--

--

来Offer(LaiOffer)
来Offer(LaiOffer)

Written by 来Offer(LaiOffer)

Develop technical knowledge. Improve programming skills. Build your career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