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设计师线上白板挑战全程NG!如果能重来,他该怎么做?

--

疫情来袭后,大部分公司都把招聘面试搬到线上,UX设计岗位的面试也不例外。然而,这一行为却引得许多正在求职UX岗位的设计师们叫苦连天,抱怨说线上面试UX岗真是难上加难

有人就在网上吐槽说,自己第一次线上UX面试的白板挑战环节近乎全程NG,不用等回复就知道自己肯定挂掉了。

(截图来自Reddit,版权归其作者所有)

让这位小伙伴如此伤心的白板挑战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设计师们需要在面试中接受这项挑战的考核呢?

什么是白板挑战?Whiteboard Challenge

白板挑战是UX设计师面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试官会提出一个与现实生活接轨的设计问题,并要求面试者从罗列用户实际需求开始,展示一系列完整的设计过程并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和设计策略

面试官则会扮演设计总监、产品经理或利益相关者角色,与求职者互动,并审核求职者的整体设计与技术能力

在实地面试中,求职者通常会在白板上展示其设计思路与方案。如今线上面试盛行,让本就难度颇高的白板挑战成为很多UX岗位求职者上岸的拦路虎。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这位小伙伴分享的真实面试经历出发,一起来看看线上面试的白板挑战中都需要注意哪些雷点吧

太尴尬! 面试工具选不好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位小伙伴从白板挑战刚开始的时候就踩了个大雷,因为事先没有仔细准备好面试所需的线上工具,直接给面试官表演了在线宕机

这不仅降低了他在面试官心中的评分,而且也让他更加紧张,影响了后续的面试发挥。

(截图来自Reddit,版权归其作者所有)

如果能重来,他该怎么做?

由于线上面试中没有了公司提供的白板,有些选择工具的重任就转移到了求职者的肩上。

我们要注意的是,提前准备好面试中使用的线上工具非常重要,尤其是UX岗位的面试,求职者不仅需要与面试官用语言进行思路上的沟通,更要将自己的想法可视化,用设计草图来表达。

在这里,我们也为大家列出了一些线上UX面试中可用的工具,并分析了这些工具的利弊:

大家可以根据自身习惯与对这些软件的熟悉程度,来选择线上面试中所用的工具。但不管选择哪种工具,都一定要提前测试准备好,避免在正式面试的关键时刻时掉链子。

太紧张! 流程不熟悉时间分配出问题

这位小伙伴还诉苦说,面试的时候由于太紧张,设计所花的时间分配上出了大问题。

在规定的45分钟之内,他只说出了一些设计流程和思路,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草图和一些可视化的细节。当面试官问到设计要用什么颜色的时候,他直接懵掉了。

(截图来自Reddit,版权归其作者所有)

如果能重来,他该怎么做?

在参与实战面试之前,大量的练习和准备是十分必要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偏好,通过专业导师的指点来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白板挑战“回答流程”。

为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在这里总结了一位业界资深的UX设计师Tanya Kuruvilla自己的一套白板挑战回答流程:

#01:理清设计背景

首先理清整个白板问题的环境与局限,比如设计的预算、业务期望、技术限制等等。

#02:明确设计目标

在清楚了设计背景后,我们可以着手去关注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和我们的设计目标是什么。

#03:描绘Journey Map

思考和关注用户从最初访问到目标达成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基准规划下一步设计。

#04:产出设计想法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针对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产出3–5种不同的设计想法。

#05:列出任务流程

我们可以按4–5个小任务为一组列出设计任务,保证自己在设计过程中不偏离轨道。

#06:草图与wireframes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通过草图和wireframes来向面试官展示我们的UI设计技巧与思维了。

在梳理清楚这些流程之后,我们就可以提前为每个步骤分配时间,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像面试官展示出一个完整的设计逻辑和一个可视化的设计成果

当然,仅仅知道这些流程还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游刃有余地完成各类白板挑战,我们还需要大量的自我练习和模拟面试训练

很多理论知识和框架听起来很容易理解,但在实战面试的时候,各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影响面试者的发挥。所以,只有在模拟真实的面试环境下,求职者才能在思维、技术、时间控制和心态调整等等各方面都得到高效的提升

什么样的课可以让你提升技术,通过UX大厂模拟面试?

已帮助5000+留学生上岸的来Offer课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点击下方文字了解课程详情)

来OfferUX工业实战课程

来Offer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强化课程

来Offer软件工程师旗舰核心课程

来Offer全栈开发项目实践课程

关注来Offer,关注北美一手留学求职咨询!

来Offer(www.laioffer.com)是硅谷最具实力的高科技在线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通过提供高水平的IT培训课程和就业指导,帮助学员进军硅谷一二线科技公司。自2013年以来,来Offer已将4000+名中国工程师送入Facebook, Google等硅谷一线公司。

--

--

来Offer(LaiOffer)
来Offer(LaiOffer)

Written by 来Offer(LaiOffer)

Develop technical knowledge. Improve programming skills. Build your career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