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吃瓜事件:苏伊士运河堵船梗爆火!程序员大牛已经开始用它做项目了!

--

谁能想到,最近全世界都在吃瓜的对象不是人,而是一艘船

是的,就是那艘靠一己之力双轨漂移,把苏伊士运河拦腰截断的长荣公司“长赐号”(Ever Given)。

这场世纪堵塞一共持续9天,造成10亿美元经济损失,使占全球贸易12%的航道停摆,却一不小心成就了一代名场面

最新喜讯是,长赐号终于被挪动,恢复正常通航不远了,同时“苏伊士运河P图大赛”也告一段落。

很多同学表示,这一阵表情包多到微信都收藏不下了。

“You shall not pass!”

Ever Given: “Not even trying”

热心网友也帮忙给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专业团队,黑人抬船
飞“船”环游记

这次救援名场面也意外捧火了一个配角

面对如此重大的世界性危机,你以为官方会派出这样的巨型挖掘机挖船解困:

无奈苏伊士河道办经费有限,于是他们派出了:

一台普普通通的小挖掘机。

让人联想起了勤奋又呆萌的的瓦力

连小小的挖掘机都在为了世界和平努力,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不去努力呢?

更让网友惊喜的是,挖掘机的驾驶者居然开通了“苏伊士运河挖掘者”的Twitter账号,实况直播挖船现场。

推主人称:苏伊士挖掘者 — 拯救世界经济命脉的男人

但是普通人只会玩梗,厉害的程序员们寻思的是能不能拿这艘船做项目

所以就在大家还在互发表情包的时候,有3个关于苏伊士运河卡船的项目已经横空出世了

(项目链接请见评论区)

项目1: 苏伊士运河“堵船”计算器

事件发生两天后,一个工程师就突发奇想,独立完成了一个项目:“Is that ship still stuck?”(船今天卡着呢吗?)计算器&追踪器。

网站的设计逻辑非常简洁,开门见山,不绕弯子:

“今儿船还堵着呢吗?”

“堵着呢!”

微言大义的播报持续一周后,终于迎来了喜讯:

“疏通了,喜大普奔!”

以上只是网站项目的简报区,往下面看还是挺有料的。

这个网站包含整个事件的简介,事故成因分析、船只介绍、实时位置,还有一个很酷的“时间线回溯图”,可以看到“大排长龙”(大牌长荣)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不仅如此,网站还集成了实时海事追踪可视化系统,允许用户获取大型货轮的多项实时数据,并在地图上显示轨迹,可以说是近来最有技术含量的直播形式了。

项目2: CNN苏伊士运河开船(搁浅)小游戏

“官媒”也来凑热闹。2天前,CNN 推出了一个小游戏,让大家体验在苏伊士运河开船有多难

在这款游戏里,你将作为长赐号船长,还原在当时的大风沙尘恶劣天气里的航行(和搁浅)全过程。

整个游戏只有两个可操作指标,但飘忽不定的转向舵加上扑朔迷离的油门会让你觉得这个游戏叫撞船模拟器更合适。

不仅如此,游戏还加入了狂风和沙尘迷雾等随机因素,难度不亚于Flappy Bird和“是男人就下100层”。

CNN:不会追热点的全栈工程师不是好段子手

虽然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其实如果从头到尾全部完成也是一个小项目,用到的技术多达10种

项目3:Steam大作“苏伊士运河模拟器”

如果说上面的网页版模拟器只是小游戏的话,那真正的大作已经在路上了。这款“苏伊士运河模拟器”将在4月20日在Steam上正式发售。

这次不是恶搞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一款非常正经的实景级Simulator,类似微软大名鼎鼎的飞行模拟器。

据介绍,在这款模拟游戏中,你可以以第一视角驾驶巨轮在地中海与红海之间穿梭。所有模型都1:1 比例建造的,并且囊括全长 193 公里航道的苏伊士运河地图。

FYI:苏伊士搁浅全家桶现已加入微软飞行模拟器,

各位可以“飞”去实地参观一下名场面

虽然游戏特别正经,没有什么坏心思,但广大网友有啊。

游戏还没发售,已经有网友摩拳擦掌表示要做Mod来魔改:

Mod 1:飞跃苏伊士
Mod 2:苏伊士版俄罗斯方块

每个Mod都是一个小项目,可以说众玩家们也是很有项目精神的了。

值得强调的是,参与过模拟器项目或大型Mod项目的制作在简历里也是一个亮点,很多公司如Google、Facebook、SpaceXUber就很看重面试者的项目经历以及解决困难的能力

E/N/D

点此了解来Offer课程详情:

来Offer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强化课程

来Offer软件工程师旗舰核心课程

来Offer全栈开发项目实践课程

关注来Offer,关注北美一手留学求职咨询!

来Offer(www.laioffer.com)是硅谷最具实力的高科技在线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通过提供高水平的IT培训课程和就业指导,帮助学员进军硅谷一二线科技公司。自2013年以来,来Offer已将4000+名中国工程师送入Facebook, Google等硅谷一线公司。

--

--

来Offer(LaiOffer)
来Offer(LaiOffer)

Written by 来Offer(LaiOffer)

Develop technical knowledge. Improve programming skills. Build your career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