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身份证”:这张2021年最重要的纸,即将升级换代大变样!
疫情期间,在美国拥有什么能行走江湖?
一张疫苗卡足矣!
手持这张“防疫身份证”,不仅能证明你已经接种疫苗,自由出入公共场所,甚至还能领取到不少商家送出的免费福利,甜甜圈、薯条等应有尽有!
然而,这个几乎人手一张的纸质疫苗卡,也有许多不便之处:随身携带怕丢了,随手放置又怕脏了,发在网上还怕被盗用了……
于是,Apple和Google等科技巨头就担起了重要社会责任,努力将其电子化!
不过实现电子化需要考量的诸多场景和细节、逻辑和用户路径,也让大厂设计师们犯了难。
而国内的阿里和腾讯,其实早在一年前,也就是疫情初期就交出了一份满分答案:健康码!
健康码在国内相当于行走的电子身份象征:用户只需填报自己的健康状况、旅居史等信息,就能拿到自动生成的、显示个人疫情风险等级的二维码。
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有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二维码,在上公交、坐高铁、进餐厅等情况下都是需要展示和录入的。
那么,姗姗来迟的电子疫苗卡,设计时可以参考其中哪些应用,又需要考量哪些其他的因素呢?
二维码!yyds!
要说近几年来,最成功、最吃香的技术有什么?
二维码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之一!
小小的矩形中能蕴藏无数种类型的信息,而且方便自动识别,不愧为快速信息时代的时尚单品。
这也正是电子疫苗卡的设计师们正在找寻的答案!
举例来说,在公共交通枢纽或者体育馆这种人流量大的地点,如果人人都携带将信息直接展示的疫苗卡,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工作量都将是噩梦般的存在!
But!将疫苗卡信息转化为二维码,工作人员就能轻松用机器扫描,高效录入几千甚至上万人的信息!
除此之外,假如在小型餐厅、酒吧等地点没有自备的扫码设备,也可以让商家生成二维码,用户扫码快速check in,同时追踪人员的活动地点,以便快速识别高风险地区和高危人群。
想造假?不存在的!
因为当前疫苗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很多未接种者开始动起了歪心思:购买假的疫苗卡!
这样的违法行为,给疫情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让疫苗卡失去了其本身的功能。因此,如何将人与疫苗卡一一对应,成了疫苗卡最大的痛点之一。
所以在保证接种信息能被方便读取的同时,设计师们也需要在电子疫苗卡中加入与其他ID绑定、上传照片等一系列身份验证功能。
经过双重验证的、有二维码加持的电子疫苗卡,可以拥有特别多的应用场景,比如机场登机、学生返校等。
今后再加入新冠检测结果、与CDC数据库实时同步等功能,有保障的“疫苗护照”就真的实现了!
纸质版还能更完美!
虽然电子疫苗卡有万般好处,但有很多中年人仍然喜欢更old school的方式。
根据一次调查数据显示,即使在拥有智能手机的情况下,只有18%的人愿意使用电子钱包,其余的人都会习惯性地使用实质信用卡。
这个规律也可以类推到疫苗卡上,那么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纸质疫苗卡也得提上日程。
当前纸质疫苗卡有两个缺点:一是大小对钱包不太friendly,二是信息都在表面上容易暴露隐私。
针对这两个问题,MIT的设计团队曾提出Tri-fold疫苗卡的解决方案。
首先把疫苗卡改成了名片大小,方便放入钱包防止丢失,其次把个人信息隐藏在了内页,保证了信息不被泄露或者污染,同时还加入了二维码,把电子化的优点也集成在新卡片上,杜绝假冒伪劣。
Tri-fold的巧妙设计让纸质疫苗卡三重升级,华丽变身为更人性化的设计,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
从疫苗卡的Design Challenge出发,不难看出其实设计最需要秉承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本”。
设计者需要从不同人群的角度出发,思考不同的习惯,解决不同的问题,而这正是像Apple、Google等大厂招聘时考量的核心特质,也是你作为求职者要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充分展示的。
来Offer还有更多精品求职课程,帮助5000+留学生上岸大厂!
(点击下方文字了解课程详情)
关注来Offer,关注北美一手留学求职咨询!
来Offer(www.laioffer.com)是硅谷最具实力的高科技在线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通过提供高水平的IT培训课程和就业指导,帮助学员进军硅谷一二线科技公司。自2013年以来,来Offer已将4000+名中国工程师送入Facebook, Google等硅谷一线公司。